和各种各样的模型打交道那么久了,我发现,一个模型的好坏,不仅仅取决于模型本身的能力,还取决于它具体的实现。 一个非常精巧的模型,如果实现得非常一般,那么不管是效率还是最终的表现都会不尽如人意;相反,一个比较一般的模型,但是通过各种精巧优化实现,也能得到不错的结果。

这一个发现,放到现实生活中,也是可以成立的。 要做成一件事,你的方法论和具体的执行,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之前在阅读吴晓波的「大败局」的时候,书中很多人物的发家史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这些人能够靠如此拙劣的方式发家,然后又很快就衰落了? 后来我渐渐明白了,这些中国改革开发以来的第一代企业家,其实在他们心中并没有什么高深的方法论,只是他们看到了机会,就不管什么的一拥而上了。 他们所持有的不是什么精妙的商业眼光,他们凭借其实仅仅具体的「实现」,也就是强大的执行力。 后来,中国大地的商业环境逐渐发展,这些第一代企业家由于没有坚实的方法论,所以很快在后来的竞争中,被拥有更远眼光、更好方法论的后一代企业家所取代。 我觉得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执行力可以替代好的方法论的例子,通俗点来说,就是大力出奇迹。 然而,这套模式有一个很重要的缺点,那就是后续乏力,即使利用「大力出奇迹」的方式能很快取得成功,但是这样的成功却没有一个好的方法论来支撑,因此不可持久。 另外,能够利用「大力出奇迹」的方式来取得成功的外部条件也是十分苛刻的,它要求这个大环境的竞争者都处于类似的情况。 在一个已经非常成熟的市场环境里,想要利用「大力出奇迹」几乎是不肯能的。 几天前看到的一个关于2017年Fyre音乐节纪录片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反面例子。 项目主持人以各种方式强力推进项目,却没有一个很好的规划,最终落得人财两空。

另一反面,如果空有所谓的好的方法论,在执行力上却出现了问题,那么也是注定要失败的。 在这种情况下,就会沦落为:「我有一个好的想法,就差一个程序员」的境地了。 通俗的说法就是眼高手低。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也就不赘述了。

然而,明白这些又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1. 首先,这些分析告诉我们,那些成功人士所总结的经验和方法论,未必就是正确的,他们的成功是方法论和具体执行的综合成果,而他们很难明确的区分出这两部分的比例有多少。 2. 你看到一个失败的人,不一定代表他的想法就一定是错的,也许仅仅是他的实现方式不对而已。 3. 要真正做成一件事,真正可靠的只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也就是依靠逻辑和实验,而且必须是反复验证的逻辑和反复实践的实验。

更新日志

  • 2019年4月20日写作并发表

Share on: TwitterFacebookEmail


Flyaway is the owner of this blog.

Published

Category

words

Tags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