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开始读博士的第四年,自我感觉自己的做事和思考的方式进行了多次的迭代。 每过一段时间,我就会产生一些新的感悟和思考,从而刷新自己的思维习惯。 在过去这四年里,我认为自己主要的变化有:
- 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注意力
- 学会了以全局的眼光看待自己和别人,不会因为一时的起起落落而影响自己的判断
- 学会如何高效合理的管理好自己的精力,从原始的「管理时间」切换为「管理精力」
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正在努力改进的方面有:
- 正在努力扭转自己的思维,确保自己每时每刻都能以第三者的身份来审视自己
- 学会处理异常的情况,避免因为计划被破坏影响自己的状态
而最近我又有了一些新的感悟,我想要将其好好分享一下。
做过科研的人,可能都会有这样的感觉,你最终写成论文的成果往往和最开始做这个项目的时候的初衷并不是完全一致的。 甚至有时候完全是南辕北辙的东西。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其实是因为我们无法对未来做出准确的预测。
科研这件事本身就是在探索各种未知,因此我们能够发现什么,下一步该如何进行其实都是处于未知的状态。 而我过去的思维总是想要做好预测,能够明确地规划好下一步该做什么。 但是,事实往往并不和我的预测一致。 经常遇到的问题是,设计好了实验,写好了代码,一旦实验完成我就可以开始着手写论文了。 然而,事实是,实验结果往往和我的预期不一致。明明自己的模型看起来很正确,可是为什么实验结果就是不好呢? 在这种时候,我往往会变得非常纠结和焦虑,整个人都处于非常不好的状态。 其实,这种情绪是不必要的也是错误的。 预期的结果和实验结果不一致,一定是我的预期或模型是错误的,实验结果不可能是错误1。
我觉得在思维上我需要作出改变,不要试图对未来做出预测,而是学会「随机应变」。 要认识到,自己的理论和事实不一致的时候,一定是理论出了问题。这种时候,没必要焦虑,继续修改理论就可以了。
推而广之,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是超出自己的预期的。当一些突发情况发生之后,我们要学会「随机应变」,不能拘泥于过去的各种规划和计划。 善于接受改变的人才能更好的顺应这个世界。
那么,具体如何做呢?其实我也不知道。 但是我自己从年初开始,就非常注意自己的用词,我会尽量避免「应该」这种词语的使用。 「应该」说明了我心中已经有了一件事情的主观想法或主观预测,我在拿它和我遇到的事实进行比较,其实这种时候,我就已经在进行预测了。 所以,我现在比较注意自己的用词,虽然这种做法非常低级和原始,但是根据行为心理学的理论,我们自己的行为也能够慢慢改变的自己的心理。 所以,我希望能够通过这种小手段来慢慢改变自己静态的思维方式,以更加动态的思维来看待这个世界。
-
当然这里的前提一定是实验的设计和实现不存在bug。 ↩